我国股市与债市波动溢出效应研究_何凌霄
何凌霄.我国股市与债市波动溢出效应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3(12):60-63.
研究问题
对我国股市和债市间波动溢出效应及其时变性进行实证研究
背景
近年来,作为我国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股市和债市都经历了重大的发展。在股市方面,通过逐步建立起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等场内市场和区域性股权市场、券商柜台市场、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等场外市场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增加了各种投资者进入股市的渠道,强化了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债市方面,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规模迅速壮大,市场创新不断涌现,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市场活跃度稳步提升,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制度框架也逐步完善。中国债券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
主要假设
H1:两个市场不存在波动溢出
H2:不存在股市向债市的波动溢出效应
H3:不存在债市向股市的波动溢出效应
实证数据期间与来源
为研究我国股市和债市间波动溢出效应,本文选择沪深300 指数和中国债券总指数(净值)分别作为衡量股市和债市波动的指标。沪深300 指数是从沪深市场中选取规模大、流动性好、盈利能力强的最具代表性的300 只A股个股作为样本编织而成,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因此选取该指数来代表我国股市的整体波动。中国债券总指数(净价)隶属于中债总指数族,该指数成分券由在境内公开发行且上市流通的记账式国债、央行票据和政策性银行债组成,可以反映我国境内利率类债券整体价格走势情况,因此选取该指数来代表我国债市的整体波动。
结论
1.股市和债市的指数收益率序列均具有尖峰厚尾的特征,两市场的波动呈现聚集性的特点
2.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内股市和债市间均值溢出效应不显著,波动溢出效应显著,但债市对股市仅存在GARCH 型波动溢出效应,股市对债市的波动溢出效应明显大于债市对股市的波动溢出效应
3.对波动溢出效应时变性研究中发现,样本期内股市对债市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在总体上基本显著,且有阶梯式逐步增强的趋势,而债市对股市的波动溢出效应在样本期内总体上较弱,仅在部分时间段内的存在波动溢出效应,大部分时间上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
小结
本文选取沪深300股票指数和中国债券总指数两类指数,将日度指数收益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VAR-BEKK-MGARCH 模型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2016~2021 年中国股市和债市间波动溢出效应,再通过采用滚动窗口方法,考察两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的时变性。
二变量VAR(p)-BEKK-MGARCH(1,1)模型:均值方程VAR(p)模型用来检验均值溢出效应,方差方程BEKK-MGARCH(1,1)模型用来检验波动溢出效应。BEKK-MGARCH模型是多元GARCH 模型的一种,由Engle 和Kroner 提出。该模型主要使用的是残差的条件协方差矩阵信息,可以提供一个向量框架,在这个框架内来分析不同波动间的相互作用。该模型与其他MGARCH 模型相比,具有在很弱的条件下保证协方
差矩阵的正定性和需要估计的参数个数较少这两个优点,适合用于金融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的分析。
为了分析股市和债市间波动溢出效应的时变性,本文运用滚动窗口法。该方法主要通过窗口的向前滚动,即在旧窗口期的基础上,去除一个旧日期和加入一个新日期,得到新的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