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自主创新与企业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经验分析_盛斌
盛斌,王浩.金融开放、自主创新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来自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经验分析[J].财贸研究,2021,32(11):1-15.
研究问题
以外资银行进入为表征的金融开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理论机制
外资银行进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外资银行进入通过以下途径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支持企业创新活动: (1) 外资银行进入为东道国企业提供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的途径,客观上会在东道国信贷市场形成引资效应,从而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2) 外资银行进入促使东道国银行系统竞争加剧,而竞争性银行业市场结构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一方面,银行业竞争促使信贷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从而提高了企业谈判能力,也迫使银行提高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有利于降低贷款利率和抵押品担保门槛,优化贷款审批流程,从而改善企业外部融资环境。另一方面,面对外资银行争夺优质客户的竞争压力,本土银行有动力改变自身风险承担意愿,加大搜集和挖掘企业信息力度,使得原本因信息不透明程度较低而被排斥出信贷市场的中小企业更易获得银行信贷支持。(3) 外资银行进入通过溢出效应促使东道国企业信贷融资成本下降。外资银行通常在信息搜集、贷后监管、风险项目筛选、风险转移和管理等方面存在技术优势,在溢出效应影响下,通过示范、人员流动、竞争等渠道提高了本土银行在高风险、强信息不对称的创新项目上的筛选和甄别能力,有助于降低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程度,促使银行对创新项目要求更低的风险溢价,从而缓解创新企业的融资约束。
二是出口促进效应。企业参与出口活动既能够通过“出口学习”效应获得新技术、新知识,也可以通过出口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促进企业创新。一方面,随着企业出口和销售的增加,企业利润函数会发生变化,为获得更高的利润,企业往往会采用更高水平的技术,从而产生“引致技术升级”效应,或者企业为更好地从出口中学习而事前进行研发,进而激励企业进行创新。然而,相比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具有更大的不确性和风险,如汇兑风险、目的国政治风险及海外分销商违约风险等,因此出口企业对外汇业务、国际金融与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方面的要求较高。相比于本土银行,跨国经营的外资银行在海外市场信息搜集、外汇业务及国际金融业务等方面存在比较优势,能有效支持企业出口活动,如外资银行可以利用其广泛存在的海外分支机构进行跨国调查,合理评估海外市场出口收益和市场状况,从而促进企业出口。此外,外资银行凭借其覆盖全球的交易和结算网络,帮助企业快速实现跨境轧差交易结算,提高企业外汇运营效率,以有效规避汇兑损失。另一方面,外资银行进入带来的市场竞争效应,迫使国内金融服务商改善经营效率,扩大金融服务产品的种类,并相应提高质量,使得优质金融产品和服务惠及更多下游制造业,以重塑企业生产优势。如高效率的国际信用证、托收服务不仅帮助企业缩短出口交易周期,及时规避汇率、市场风险,而且也加速了企业的出口经营周期,减少出口活动带来的时间延误导致的成本增加问题,降低企业出口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促使更多企业开展出口活动。因此外资银行进入通过直接或间接效应提高了企业出口参与度和出口强度,有利于企业在“边出口、边学习”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
主要假设
H1:外资银行进入有助于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H2:外资银行进入通过发挥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出口促进效应促进企业创新,进而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测度指标体系
模型见底部原文,指标如下:
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外资银行进入、企业创新、行业竞争程度、行业外资占有率、企业年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加工贸易强度、企业资本密集度、人民币汇率
实证数据期间与来源
本文涉及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 一是 2000—2013 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相应年份的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匹配前按照通行的做法对原始工业企业数据进行清理,并将样本期内工业企业行业代码按照 GB / T4754 - 2002 进行调整; 对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处理参见施炳展等(2014) 的研究。参考既有研究对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匹配方法,最终本文得到 2000—2013 年 144284 家企业,共556673个样本观测值。二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中国专利数据库文摘》,通过将专利数据按照企业年份进行加总得到企业层面各年度的专利总数和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的具体申请数量。随后,本文使用企业名称、企业简称、企业关键词等字段将专利数据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合并。三是中国银保监会提供的金融机构许可证信息,包括金融机构的名称、成立日期、退出日期、机构地址、机构类型等信息。本文根据银监会发布的《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编制规则(试行) 》和分支机构成立日期及退出日期,保留当年地级市层面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样本,并利用银保监会提供的《外国及港澳台银行分行名单》识别外资银行。除上述数据来源外,本文其他数据来源有: 用于计算企业层面实际汇率的 IFS数据库和 EIU数据库; 各行业外资使用情况来自于 2000—2013 年的《中国工业统计年鉴》。
结论
1.外资银行进入对所在城市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利用 1994 年城市层面的外资银行机构数目的历史数据构造工具变量和多时点 DID 模型的方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旧稳健
2.创新促进渠道是外资银行进入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机制,对创新质量的分析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企业实用专利的促进效果要强于对发明专利的促进效果
3.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显示,良好的制度环境、较高的金融市场化水平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了外资银行进入的质量升级效应
4.企业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只对中高生产率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具有显著的产品质量提升效果,而在控制企业所有制的前提下,外资银行进入对民营企业的质量提升效果主要体现在大、中型民营企业上; 行业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与银行业投入产出关联度越大的行业和专利申请密集度越强的行业,外资银行进入的质量升级效果越明显
小结
在稳健性检验阶段,本文将中国加入 WTO 后逐步放开外资银行准入限制视为一个准自然实验,通过建立多时点 DID( 双重差分) 模型重新检验外资银行进入的质量升级效应。这是第一次见到多时点DID模型。
运用多时点 DID 模型需要满足平行趋势假设,即: 外资银行进入之前,对照组和处理组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变动具有相同的趋势; 而在移除外资银行准入限制之后,处理组内企业出口产品质量需要显著高于对照组。
本文对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量化处理很独到,可以参考